震波介紹
什麼是震波?
震波是一種在三度空間瞬間傳播、波壓迅速改變的聲波。
它不是輻射,所以不會有輻射傷害;它也不是雷射,所以沒有熱效應,可以簡單的把它想成是超大型的超音波,但是能量卻是超音波的100-1000倍。
治療原理
震波在高能量時可以進行體外碎石,而在低能量時可以刺激組織新生及修復。
體外震波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新治療方式,針對慢性疼痛給予高能量震波,有效促使微血管新生,使缺氧缺血的組織恢復血液供應、提高代謝循環及活或細胞,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,使症狀快速獲得舒緩,治療效果達八成以上,無不良副作用,亦無傳統手術治療的高風險。

什麼是邁氏波?
邁氏波震波利用氣動彈道技術產生擴散型震波,以放射狀方式在組織傳遞,對體表(深約5公分)的肌肉及軟組織產生微創作用,盡而鬆動沾黏的組織,促進組織血液循環,重新啟動停滯已久的細胞修復機能,使得疼痛的症狀獲得明顯的緩解,恢復患者健康狀態。
震波治療適應症
- 足底筋膜炎
- 肱上踝炎(網球肘)
- 高爾夫球肘
- 鈣化性肌腱炎
- 跟腱炎
- 骨折癒合不全
- 五十肩
- 關節痛
- 媽媽手
- 肩頸腰背痠痛
- 長年頑固型疼痛
- 因運動、職業或外力所引起之傷害
震波與傳統療法差異
治療方式 | 震波治療 | 傳統開刀 | 傳統復健治療 | 藥物注射 | 藥物服用 |
單次費用 | 中 | 高 | 低 | 高 | 低 |
療效 | 佳 | 風險高 | 不佳 | 容易復發 | 容易復發 |
療程時間 | 3-5次 | 單次 | 長期 | 長期 | 長期 |
副作用 | 術後短暫紅腫 | 感染風險、術後疼痛 | 術後短暫紅腫 | 腫脹感染 | 藥物副作用 |
治療程序
治療部位請著寬鬆衣物。
每次治療約15-20分鐘。
過程中會有些許疼痛,隨著治療時肩疼痛會漸漸減輕。
禁忌患者
- 骨髓炎患者
- 患處急性發炎
- 年齡未滿十八歲(孩童或青少年)
- 患有凝血急病或服用抗凝血藥物者
- 孕婦
- 裝有心律調節器患者
治療後注意事項
- 請依照醫師約定門診時間,定期返回門診追蹤。
- 治療後偶有些需不適(例如紅、腫、疼痛),請冰敷15-20分鐘,或請連絡治療院所。
- 治療後,頭痛並不會立刻消失,但會逐漸改善,如無特別疼痛,不需服用止痛藥物。
- 震波治療80%以上,於第1次療程時(2-3次震波治療),即有相當明顯的改善,若因個人體質或生活習慣導致無明顯療效,再請醫生診斷是否需加上其他複合式療程或進行第二次療程。
- 治療後組織需要時間恢復與再生,因此治療後四至六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、調整日常會造成傷害的習慣動作、多加休息,保持耐心,以等待組織復原與症狀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