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生療法介紹
什麼是「增生療法」?
受傷、退化、鬆弛或修復不完全的肌腱及韌帶,強度不足以承載或吸收正常力量,進而造成難以痊癒的慢性疼痛。

在受傷的組織注射特定物質引發輕微可控制局部發炎,刺激身體啓動修補反應。

身體免疫功能開始作用,進行修復及再生,重建成健康而完整的肌腱或韌帶。

增生療法 適應症
以身體分佈範圍從上至下,可治療肩頸部頑固性酸痛、背部(上下背)及腰部疼痛、肩膀旋轉肌韌帶病症、二頭肌肌腱發炎、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、媽媽手、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周圍疼痛、踝關節扭傷導致韌帶鬆弛及疼痛、足底筋膜炎、神經痛麻、慢性頭痛、頭暈、耳鳴,如不確定是否為適合治療之適應症應詢問本診所康醫師。
增生療法 Q & A
Q:增生療法的治療原理?
A:肌腱與韌帶由於其血液循環是不太夠的,所以當受傷之後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修復。增生療法利用增生療法也可注射自體血小板 (PRP, platelet-rich plasma),因 PRP 富含生長因子,可更快速達到組織癒合的效果。
Q:增生療法所使用的注射成份?是否有副作用?
A:主要成分為高濃度的醫療級葡萄糖液 (非類固醇藥物且無副作用)、維生素 B12,等藥劑注射。另一種增生療法為注射自體血小板 (PRP, platelet-rich plasma),利用自己血液經由機器離心,所分離出的血小板,所以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或排斥的情況。增生療法基本上是沒什麼副作用,有些病人會有注射部位的酸痛感,但通常2 至 5 天即能緩解。
Q:注射後的感覺?
A:通常注射完會有酸脹的感覺,是因為高濃度的葡萄糖液所造成的感覺,有時會持續 2 至 5天,但注射通常有搭配局部麻醉劑可減輕注射後的不適感。在注射後的 1 至 2 天即可感受到組織的緊繃感及疼痛有減緩的感覺。
Q:注射後需要吃藥嗎?需要繼續復健嗎?
A:注射完是不宜吃消炎類止痛藥,因為會削弱增生療法的效果,但可服用非消炎性止痛藥 (如普拿疼) 或冰敷來減少局部不適感。注射後如能立即搭配復健的治療及運動,效果更能加倍。
Q:注射治療的次數?
A:治療的次數會因為疾病的嚴重性及急慢性而有所不同;一般而言,1 至 2 星期需重新注射一次,整個療程約 4 至 6 次。需視個人狀況定。